退休規劃
通貨膨脹日益嚴重,令退休生活入不敷支。在規劃退休時,其中還必須考慮在醫療方面可能涉及的費用。醫療和預防疾病措施延長了預期壽命。試想若正值政府法定退休年齡,但退休生活沒有仔細規劃的情況下,您還能夠安享晚年嗎?
退休養老不能單靠政府退休基金(中國的社保、醫保;台灣的四大基金;香港的強積金等)……
最新消息指,中國社科院坦承,中國仿效美國建立的養老金制度實際上已經失敗,收益率不到2%,完全追不上中國物價飛漲的速度(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每年平均成長高達2.2 %),造成養老金平均每年虧損上千億元。從1997年改革後,就不斷傳出虧損問題。此外,個人保戶繳交部分,長期被挪用作為發放退休人員養老金。 2004年迄今,養老基金的虧損額幾乎增加一倍。
目前的「空賬」已高達1.3兆人民幣。所謂「空賬」,是指養老基金長期存在的「名義賬戶」問題。也就是賬戶裡雖然顯示有金額,但實際要領的時候卻沒有錢可領,賬戶裡原有的錢已經被挪用了。因此1.3兆人民幣的空賬,實際上等於是虧損額。
不只如此,醫保(僅能支付門診、住院醫療費用)也幾乎收支不平衡了。每人每年交的費用是96元,報銷卻達800元,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。往往年輕時努力打拼的我們,從未正視自身的養身之道;身體如機器般,用久了就會銹蝕出毛病,故而無形中身體在步入退休年齡時會出現些微變化,有些轉變是本身無法感覺。例如:家庭主婦長年在家裡打掃,廚房煮飯,吸灰塵油煙,造成老年時有肺癌;還有長年在外打拼的壯男靚女,又是煙、酒,又是飲食不正常,又是大魚大肉,經年累月,步入老年一推慢性疾病,胃癌、心律不整心肌梗塞、中風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等,請問這些重大疾病,800元夠報銷嗎?
而台灣的4大基金(郵儲、勞保、勞退
、退撫)收益也只能夠買一瓶可樂。亞洲方面來說,僅香港的強積金當屬績效穩健成長,兼且制度監管完善。
退休生活3大支柱,儲蓄規劃不能猶豫躊蹴!
美國退休人士的生活費用來源有:23%來自社會保障金、19%來自僱主退休金、32%來自個人儲蓄規劃、24%來自靠繼續工作、2%來自其他。美國人退休保障較香港好,退休生活尚且有三分一靠個人儲蓄規劃。可想而知,大家除了強積金外,還需有個人儲蓄投資。世界銀行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三大養老計劃:政府提供的老人社會保障、強積金、以及個人自願儲蓄投資及保險保障。
假設您60歲退休,之後有20-25年的黃金歲月。那需要多少積蓄才可退休無憂?每人生活要求不同,很難一概而論。一般來說,退休後開支是退休前的約七至八成。加上通貨膨脹日益嚴重,令退休生活入不敷支。因此在規劃退休時,扣除每月生活費用,更重要的是還必須考慮在醫療、護理、營養方面可能涉及的龐大費用。醫療和預防疾病措施延長了預期壽命。
世界銀行2005年5月的最新數據,我國的養老金缺口為9.15萬億。同樣收入狀況的人,在退休後的幾十年,因為財務規劃的不同將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。試想若正值政府法定退休年齡,但退休生活沒有仔細規劃的情況下,您還能夠安享晚年嗎?總結來說,大家的退休生活不可單靠政府,而需訂立個人儲蓄計劃。愈早開始儲蓄計劃,複利效應愈明顯,退休生活就愈有保障。
